2020-06-24
点赞:376
如果曾经到大阪旅游,并到过大阪的"西成区",应该会觉得那里跟台湾的万华区有些神似,西成区是属于大阪市内都市更新较为缓慢的旧市区,商店街老旧、有暗藏或明示春色的风化区、游民聚集、道路也显得稍微髒乱些,Daphne 到大阪旅游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曾经住过三次这一区的旅馆,当时并没有感到特别不舒服的感觉,房价便宜,环境乾净,旅馆人员亲切有礼。并不是贬低这样的地方,全世界再文明先进的都市多少都会有较不堪黑暗的一面,形成的原因有错综複杂的历史人文因素,在城市的演进与推移中自成一个世界,看似冲突,实则因为在地外界有一定的包容性与外来者的窥探心,它仍然照常的运行着。
会提到大阪的西城区是因前阵子工作的关係,在台北的万华区停留了一天一夜,是停留最久的一次, 便忆起到大阪旅行时,住在西成区的动物园前站,晚上九点多走到通天阁一带晃晃,又步行在新世界,是一条稍窄又有点髒乱的老街道,两旁的串炸店多已打烊,从中穿越的行人不多,后来有位大叔迎面走来看着我喃喃自语,一直到从我身边经过还不停喃喃自语又回头看,只是我当时仍不知道那里就是西成区,是非常难忘的旅行经历,再次到大阪旅行仍不会排斥再次前往及住在那一带。
Daphne 的工作偶尔需要短时间出差,为求经济便会选择乾净便宜的青年旅馆,有时都会上 Agoda 看最近有哪些新开的青年旅馆,这几年在国外一个人旅行时也住过好几间的青年旅馆,虽然硬体设备上需要与陌生人员共用,但青年旅馆多了一股自由的气息,容易接触到世界各地的旅人,曾经结识的朋友到后来互加脸友。
大可居青年旅馆在 Daphne 搜寻住宿日期时就有在 Agoda 看过,后来真的与它很有缘,因朋友的介绍来入住,认识背景很特殊的两位主人,顺便把附近几个景点走过。以下地图是在这一天一夜走过或吃过的地方,离旅馆都很近,从旅馆走到最远的亚东甜不辣,距离只有 800 公尺,对比同是在万华区的西门町,这一带特别有旧城的历史风华感。
大可居青年旅馆距离捷运龙山寺站步行约3分钟即可抵达;距离万华火车站步行约5分钟即可抵达,交通十分便利,隔壁是新富市场/东三水街市场,夜晚宁静。创办人及工作团队都非常年轻,因此在空间上採用现代简约的风格,加入年轻人喜欢的元素,吸引许多国内外的旅客伫留。
旅馆是靠边间,边间的三角窗内部用各式枕头装饰,夜间点灯有闲散又奇幻的气氛。
旅馆墙面的壁画非既有,是曾经在此住宿的葡萄牙艺术家所绘製,以他一位外国人的眼光绘出他眼中的剥皮寮。白色的墙面因为壁画让显得有人味与历史风韵。
如果不看英文字,看门口不像一间青年旅馆,比较像间咖啡店,白墙、木门、玻璃窗在尽是老房、老店面的同条路上特别醒目。
旅馆的老闆很喜欢住客留点什幺东西下来,让房客很自由的在各角落挥洒,橱窗的趣味涂鸦也跟墙面一样是住宿客人画的。当有机会二访时,会发现这里又跟初访时不一样了!
一入内就是旅馆柜檯,柜檯空间不大,不过有小而巧的温暖,很喜欢木头的自动门及柜檯。
在另一端有提供住客免费索取的旅游资料、文创商品、旅行用品,中间的上下铺床是给等待 Check in 的住客坐的,原以为只是装饰用,这张床跟房间使用的床是一模一样的。
以 Daphne 的观察,入住大可居的旅客,非黄种人的比例很高,感觉老外对这里既复古又美式休闲的环境相当喜爱。
大可居是单车友善旅馆,骑脚踏车环岛来入住一样很方便,会提供单车摆放位置,车友能安心好眠的睡一晚,现在偷车的宵小太多了!!
行李置物处用木板与铁网架搭设,在旅馆内常见使用简单耐用的材质及老物新器、新旧铺陈达到物件的功能。
在台湾有一些青年旅馆是不合法的,大可居是合法的青年旅馆,大家可以放心住放心介绍,入住要先缴 200 元押金,所以房卡别弄丢喔!
旅馆分为 1 楼与 B1 两层,住宿区在 1 楼,走到尽头是厕所与盥洗的地方。房间标示有英数及大大的中文,彻底在地化呀!
洗手槽以水泥打造,没有贴磁砖,配置复古造型水龙头,简单又有格调,还真有那幺一点读书时住校的感觉,但现在有些学校的学生宿舍也颇高级了。
厕所
感应卡卡用于大门门禁、房间、个人置物柜,个人置物柜用房卡刷也太先进了!一般都是用钥匙开。要洗澡时也别忘记带房卡,进入浴室一样要使用房卡刷,枕头及棉被放在置物柜,附衣架,每个床位都有阅读灯、插座、免费 wifi。
大可居的单人床位定价 680NTD ,连续住宿另有优惠,房型有男生房、女生房及混住房。以 Daphne 住过许多间青年旅馆,有些青旅的床位标示不是很明显,大可居就做得很好,床位边号大大的标示在中间,其中 A304 这个床位很特别,是可以双人睡的。
每个床位都有帘布拉上,保有个人隐私,这点很重要。
在床架的採用上,使用起来感受上很牢固,爬上爬下也不会晃。Daphne 在韩国釜山曾经看过旅伴住的青年旅馆,也是上下层,只要室友爬上爬下就会有点晃动,会发出声音,虽相信床架应该是耐重安全,但影响到室友总有点尴尬啊!
大部份公共设施设于 B1 ,淋浴间男女分开,男性使用漆成绿色,女性使用漆成红色的墙面,内部规划皆同,有梳妆台台、盥洗水槽、淋浴间,提供吹风机。
一般青年旅馆会把洗髮精、沐浴乳安装在淋浴间内,大可居则是在入住时一併给洗髮精、沐浴乳的随身包,为顾及卫生所以不安装于淋浴间内部。淋浴间的置物架挂的小铁筒是让住客摆个人小型物品,千万别把垃圾丢进去呀!
洗衣设计有投币洗衣机、烘乾机,洗衣粉需向柜檯购买,1包15元,若是洗棉质等不能烘乾的衣物要挂在房间内,也提供晾衣的地方。
大可居的交谊厅是最大亮点!!B1 面积达100坪的交谊厅兼大可乐活动展演空间,光从外面看实在想像不到内部有这幺大的空间,可贵的是这里把原来老宅的味道保留下来,Daphne 看这地板,粗略估算至少有 30 年历史,因小时候老家就是这样的地板。设备有投影机供团体或个人使用,也会不定时放映影片。
细看一些硬体,是使用简单又原色的木头,例如前方的木头平台、以木箱当桌子用,木头平台仅简单的加工,以原色搭配,没有抛光,简简单单就很实用。
隔间、摆设都能灵活的挪动调整,让内部使用及对外租借,办理旅行讲座、摄影展览、免费商店、BBQ party、舞踊表演、live band 表演、走秀、亲子教育、教学、派对、开会...将好的理念或是好的事物透过活动的方式,达到最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,让好事在这里发生,两位老闆会不时出现在此与住客闲聊。
当天刚好有活动,一旁的隔间拉起来就是独立的空间。墙上挂数幅万华街景的城市插画,即使在室内一样融入浓浓的怀古风韵。
不只是一间营利的青年旅馆,亦让空间应用达到最佳化,与在地连结,成为万华区的活动中心;期许来自世界各国的背包客用在地角度看在地事,就像是外地人看万华,或是看大阪的西成区一样,非吸收单向传播的资讯而引发的片面又刻板的印象,并不是指那些黑暗面不存在,要忽略它的意思,而是若只相信自己相信,忽视其他值得探索的事物很可惜,当然,出门在外,安全至上。
Daphne 很喜欢这一角,引入室外光线,整个空间不会有地下室般的密闭感。
一旁的日曆墙是住客喜欢拍照取景之处。
吧檯前华西街观光夜市的图同样是打工换宿的插画家绘製的;Daphne 很喜欢这一区的桌椅,看起来就是耐坐耐用,如果可以放一檯咖啡机,在这里喝一杯咖啡,开着笔电工作,连去星巴克的钱都省下啰!
以 Daphne 住过国内外不少间青年旅馆的标準,一定会挑可以洗衣服、晾衣服的、有空间有桌子可以工作的,至于交谊厅,因为本身属于慢熟型不擅于一开始就很能与陌生人打成一片,住青旅时大多是在角落默默做自己的事,大可居的空间规划就能满足各种旅人的需求。
吧檯提供微波炉自由使用,并有贩售酒类, 複合材质的缜密规划设计,刚柔并济的专属美感看来放鬆无压力。
入住这天晚上刚好有团体在这办外烩,看了好饿...XD
交谊厅的音乐是照片右边的老音响是其中一位老闆从家里搬来的,保养得不错,与空间很搭,老音响传递悠悠的岁月情怀。
开业不久的大可居已和许多官方及民间单位合作协办活动,如照片中的高雄电影节、诗的公转运动,及 Daphne 曾经为
台北城市导览台北街步粉丝团 Taipei Walking Tour 撰文都是其合作伙伴,详细文章可参考 [台北街歩] 壹玖肆柒 二二八 初春岛屿的历史失忆断层
旅馆用开放的态度让住客在每个角落自由创作,希望住客不是只单方面带走回忆,也欢迎他们可以留下一些什幺,因此这里是不停在变化的地方,吧檯的这涂鸦是住客自己画上去的,连老闆当时自己都不知情,真是太可爱的客人。
旅馆盼住宿游客住得舒适之外,同时愿意深入在地了解万华这个地方,除了片面的印象之外,还有什幺?趁着入住时出来走走。在旅馆隔壁就是在日治时期规划兴建的新富市场,是台北市少数仅存维持原貌的日治时期公设市场,于民国95年列为市定古蹟。
市场内的饮食名摊有阿城鲜鱼号、阿婆油饭,入口这间阿琴米粉汤人气也很旺,早上开始营业就有不少当地居民来吃早餐。
新富市场曾经繁华到没落,现以贩售生鲜熟食及日用品为主,现在看来仍是乾净好逛的市场。
继续往前走是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,这里属于剥皮寮历史街区,巧遇马国贤与另两位艺人在拍戏,认不出是谁。
剥皮寮历史街区是电影《艋舺》、《大尾鲈鳗》的取景地,保存清廷街型和日据时代的牌楼厝。
剥皮寮街道成形于清朝,跨越清朝、日治到民国,是活生生的乡土教材,开放观光之外并透过艺文展览、教育活动、影视协拍等方式推广文化资产,开办乡土教学课程,中外旅客走一趟尽览这台北城最早发展的区域中古老街道建筑群像。
艋舺龙山寺是市定古蹟,在1738年(清乾隆3年)兴建。与艋舺清水巖和大龙峒保安宫合称为台北三大庙门,观光客去日本京都,几乎必去清水寺,艋舺龙山寺之于台北应该也有同等的地位,只是个人想法,不知道外来观光客认为否?Daphne 对台湾的寺庙不是太喜欢,仅放图,就不多作介绍了。
到了龙山寺,没有理由不顺便到附近的华西街观光夜市走走,在台湾生活那幺久,竟然是第一次逛华西街夜市!觉得台湾的夜市卖的食物都大同小异,又多是不健康的食物,近几年很少逛了,不过这天在华西街夜市吃得蛮开心,华西街观光夜市是台湾专门规划的第一座观光夜市,各式山产、海鲜及野味小吃是主要特色,随处可见历史达数十年的老店老摊;中式牌楼地标是各官方民间的旅游书最爱引用的照片代表,观光客来通常会自拍一张照片。
被龙都冰菓前的肉圆摊吸引到,皮 Q 不腻的肉圆,处理得恰到好处的块状内馅,组织纹理没有被破坏,鹹甜的酱汁及细嫩笋丝,真的好想再来一碗,只是怕被侧目所以放弃了!!
东港旗鱼黑轮一直有人排队,心想反正才10元万一不好吃也没有损失,很大一串,用鱼浆製成再油炸,里面是包煮熟的水煮蛋,客人可自由选择刷上甜辣酱或芥末,内外Q弹扎实,是味美价廉的解馋小食。
艋舺红豆饼的饼皮薄脆,绿茶与奶油的内馅调和得不错,很久没吃红豆饼,曾经买过 5 个20元的价格真的回不去了!
在网路上搜寻万华胡椒饼,出现最多篇食记的是福州元祖胡椒饼,但这次是路边看到随意吃,调味真的蛮香的,饼皮香酥好吃,特别喜欢酥绵的口感,唯内馅肥肉比例稍高,比较爱瘦肉。
旅馆没有供应早餐,步行到有 50 年历史的老店-亚东甜不辣吃早餐。
蚵仔麵线与小碗综合甜不辣共 95 元,小碗综合甜不辣的份量算多,特别推左上方那碟沾酱,甜甜小辣简直百搭,麵线的料有肉羹及蚵仔,Daphne 觉得普通,未必一定要点,加沾酱吃会好些,至于甜不辣配沾酱是味道最好的经典吃法,不怕热量高的话就把碗理的汤一起喝光光,亚东的甜不辣有部份的料被汤泡得较烂,还不至于到口感被严重破坏的程度。
同一条路的 NEST Burger 是口袋名单,睡比较晚又习惯吃早午餐的人到这试试,网路评价不错。
老松国小是台北市的指定古蹟建筑之一,建校历史跨越日治与民国,受到少子化影响,学生人数从1万1千多人,锐减到剩下6.7百人,被政府点名拆除,改建青年住宅,全校师生为了保留这所百年历史的小学,至今持续努力,不让废校发生,连这所位于首善之都的学校都处于废校危机,更无法想像偏乡学校有多严重。
台北的万华区是台北很早就发展的区域,老房与古蹟,新潮时尚的西门商圈混搭出旧味新潮,多年下来,商圈的开发及捷运路线规划逐渐把人潮推移到他处,万华区的时序更迭在这波快速变化中的缓慢反而渐显协调幽雅,一个地方在字面上与影像的传播会影响人们如何看待它,不过旅人亲身走过后,自己又是如何看它才是最準的,旅行是到不同的地方搜集自己的独家记忆,不再是来自外界的传导,而是自己以什幺角度看待它,旅馆的创办人很欢迎大家来听旅馆的故事,探究万华的故事,或编织属于你自己的旅行故事。
大可居青年旅馆 Duckstay Hostel
地址:108台北市万华区昆明街316号
电话:02-2308-0066
网站
粉丝团
影片介绍
相关阅读
热门推荐